重播时间:
独播频道:发现之旅频道《筑梦新时代》
一介儒商陈介仁的拥军情结
2015-07-29 09:57:26 来源:
陈介仁瞅准事迹时机对同来的仁荣中学学生们说:“同学们都看见了,海上射击、武装泅渡、抢滩登陆等,就是在这样热浪滚滚的练兵场上,苦练出过硬的本领,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现在,你们都有感受了吧,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生们情绪激昂地大声回答:“人民解放军!”
此时此刻,陈介仁思绪沸腾。他深深地体会到,祖国领土辽阔,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就没有稳定的和平环境!拥有强大的钢铁长城,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及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的,这么多年来,随着他的开拓进取,他的企业发展很快,不断壮大,而他拥军的情结也倍加浓厚。历年来拥军优属,慰问部队、支持地方国防建设等,他出资近500万元。那份情、那般爱,无时不刻留驻在他心头。
红色情思
在海丰这片红色土地上,当年彭湃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大力协助海陆丰建党建团和组织农民自卫军,其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撤退的红二师、红四师会师海陆丰。海陆丰人民的浓浓的“红色记忆”从此开启。
陈介仁曾经忆及祖上一位亲人——陈豪仪,他爷爷的亲弟弟,他的“叔祖父”,曾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热情加入农会组织,当上了海丰人民赤卫队宣传员。
陈介仁从长辈的介绍中了解到,他的这位的叔祖父那时候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十分热情和活跃,革命积极性很高,他每天写标语,从县城到乡下去贴,宣传革命道理,教人唱革命歌曲——《工农革命歌》、《国际歌》等,还要当交通员送情报被人们夸为“红色少年”。他后来参加了海丰三次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县城老车头,那年才16岁。
陈介仁一直铭记着先烈的革命精神,在学校要求学生要有理想、有抱负,学会做人,学好知识。他始终重视国防教育,每年新学期新生入学之前,校方都会请县人武部或武警中队派出一至两个班的官兵到学校,为初一、高一两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锻炼意志,强壮身体,增强国防意识。
近几年来,在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中,在县人民武装部的指导下,仁荣中学开展了“双拥”创模工作,具体做到“六有”:即有机构和独立的办公室、有方针、有活动、有成效、有总结。努力学习部队作风,军民共创文明学校。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汕尾军分区首长前来仁荣中学调研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情况时,对仁荣中学董事长陈介仁支持部队建设、军民共建文明学校的举措,表示赞扬和慰勉。
情暖军嫂
一首优美动人的《十五的月亮》,至今常唱不绝,不知温暖了多少军属的心灵。陈介仁在近几年来的“拥军优属”活动中,要求学校或公司,要积极配合县人民武装部和民政部门做好招募、安置复退军人、军嫂的工作,如学校和公司的职工、保安,甚至体育教师,都一定比例聘用复退军人和军嫂,让他们倍感军人军属的荣光,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当陈介仁了解到复退军人陈某某的两个女儿在校读书而经济有困难时,学校决定让她们三年免费入读。
有一天,在县民政部门的介绍下,一位“军嫂”走进了仁荣中学校园。她报到后被后勤主管安排去仓库工作,是一些搬旧桌椅、扛包包的辛苦活。第一天,她便感到身体很累,有些不适应。但想到既然是政府的照顾,便还是坚持了下来。后来陈介仁到后勤部门检查工作,发现这位大嫂很勤快,干得满脸是汗,便招呼她休息一会。交谈中得知其丈夫在部队,因为级别不够,不能随军生活,丈夫远在边疆,回来探亲的次数也很少,她要担负起家庭的全部责任,实在不容易。没多久,陈介仁便给她调整了工作,让她到办公室专做保洁工,洗洗茶杯、拖拖地板,这些活要轻松许多。同时,还资助她的小孩读书,缓解了她家的经济负担。
军嫂有天下班回家,半路上下起了雨,她撑着雨伞边骑着自行车,经过三环路时,一辆长长货柜车从身旁急驰而过,卷起一阵强劲气流,军嫂的雨伞被刮跑,她被重重摔昏在路边。不久后,陈介仁接报,马上组织人员赶到不远的现场进行救护,将不省人事的军嫂送进医院抢救,几天后才出院。
情满军营
蝉鸣荔熟,瓜果飘香……
在海丰县武警中队驻地,不论是荒坡地,还是房前屋后,但见一株株荔枝、龙眼树果实累压枝头,菜园里青葱绿叶散发着一阵阵沁人的芬芳。
走进海丰武警中队驻地,官兵们都会说“吃果不忘种果人”。指着眼前军营的盎然生机,称赞陈介仁与该中队建立下的深厚情谊,“双拥”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几年前,为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海丰仁荣中学与县武警中队建立了“双拥”挂钩单位。海丰武警中队和消防大队的官兵,经常不辞劳苦莅临学校指导,做学生们的辅导员,热情地给学生讲述雷锋、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事迹。同时,在校园里实行军训和消防演练,使一代新人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警官兵的工作和生活,陈介仁带领学生们慰问探视武警战士,走进他们的营房参观,让学生们开拓视野。了解到县武警驻地荒坡地杂草丛生,房前屋后又有许多空地,他们正在做营房规划建设,陈介仁便积极参与了共建活动。由于陈介仁是建筑的行家,中队领导铺展开了规划设计图纸,请他提出指导意见。
不久,陈介仁派来建筑工程队进营区,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军营建设,先后建设了瞭望台、哨台和围墙,并大力配套了绿化工程,陈介仁提供大量荔枝、龙眼、芒果等果苗,绿化了营房驻地。在后来深入开展的军民共建活动中,陈介仁又帮助武警中队建设训练馆和图书馆。同时,还送给“双拥”挂钩单位之一的海丰县消防大队一部消防车,又为该大队办证大厅装设了六台电脑,总共投入了近100万元。
绿满军营,情满军营……
碧波飞舟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今年3月18日,海丰县委、县政府,海丰县人民武装部启动了开展创建第十届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海丰县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民拥军,军拥民,军民鱼水一家亲。每年都有野战部队在该县的鲘门、小漠、大湖、赤坑等地进行军事训练。
海丰县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仁荣中学热情地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双拥”创建工作之中,陈介仁也亲自拟定了今年的拥军活动方案。对于拥军,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经常保持与县人武部的密切联系,请人武部领导指导“双拥”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而在企业中组织建立民兵应急分队,也倾注了县委常委、县武装部长郑秋汉的心血,使民兵应急分队在抗灾防灾、军事训练等军民共建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初夏时节,海丰县人民武装部决定举办民兵应急分队冲锋舟驾驶培训班,锻炼队伍,掌握技能,随时准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投入到防汛救灾的抗击自然灾害之中。陈介仁得知后提出在县城黄江河道上举行,因为去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汕尾·海丰站)在这里新建了赛道,该水域航道十分规整标准,正是练兵好地方。培训班开办前夕,陈介仁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小整治,打捞和清理了江面上的水浮莲、生活杂物等垃圾,维修了观赛台,运载来大批矿泉水和其他物品,热情地大力支持把冲锋舟驾驶培训班办好。
辽阔江面,风生水起……
海丰县委常委、县武装部长郑秋汉在培训班上作了讲话和动员,对陈介仁拥军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日上竿头,只见黄江河上浪花飞溅,机声突突。训练现场上,吸引了附近许多群众前来观看,一艘艘冲锋舟在河面上疾驰,卷起一朵朵白莲般的雪浪花……培训班学员苦练驾驶、减速拐弯、抛掷救生圈,并且演练了水上救援等课目。每一个动作在教练员指导下,做得十分规范、标准、有力,获得两岸围观群众的喝彩声。仁荣民兵应急分队学员,通过培训和水上实际操作,技术娴熟,驾驶冲锋舟高速驰奔,恰似水上蛟龙,威猛雄壮,高扬着激昂的战斗意志。